科研 发表于: 2016-10-18 09:42 点击:584
2016年10月13日晚七点,吉大法学“新锐茶座”在东荣大厦三楼道德讲堂成功举办。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法制史教研室主任王沛副教授应邀作了题为“铸刑鼎的历史考察”的精彩讲座,法律史专业、法学理论专业的部分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及个别本科生参加了本次讲座。讲座由新葡萄8883官网amg法律史教研部刘晓林教授主持。
王沛老师关于“铸刑鼎的历史考察”的讲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从《左传》关于“铸刑鼎”事件的记载入手,对相关内容的准确性提出了质疑,并进一步指出:金文作为法律的载体,有无特殊之处?两周时代的铭文是何种性质?铭文随着时代发展如何转变?刑书为什么会铸在作为家族内部用品的鼎器上?这种行为实际历史意义究竟是什么?
其次,通过对现存的万余篇青铜器铭文进行归纳和分类,以数据呈现出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以及铭文功能的变化,以此为背景重新解读“铸刑鼎”事件。
最后得出结论:“铸刑鼎”这一历史事件的根本价值并不是法律史学界通说的成文法典公开化,更大的历史意义在于它说明以家族为核心的统治方式已经开始衰微,并向以国家为中心、集权式的治理方式转化。鼎等青铜器上铭文的变化表达的是法律适用范围扩大化的问题,而不仅是法典公开化。
讲座结束后,新葡萄官网吕丽教授、李拥军教授以及古籍研究所朱红林教授分别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域对讲座内容进行了评议,参加讲座的同学针对讲座内容也踊跃提问。最后,王沛老师针对评议内容以及同学的提问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整场讲座气氛活跃。
附件: